美标AATCC洗衣机,惠而浦Whirlpool缩水率洗衣机价格报价 - 标准集团

24小时热线: 13671843966
免费电话: 021-67801892

标准集团解读《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发布时间:2023-02-06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2020 年 12 月 18 日,《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发布,2021 年 7月 1 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电子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给该标准做配套支撑,提供水污染物的污染防治可行技术选择的参 考,需对电子工业的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进行梳理、筛选并评估,根据《关于开展 2021 年度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法规函〔2021〕312 号)的要求,《电子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已列入生态环境部 2021 年度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项目下达计划,项目编号为:2021-114。

标准的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 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1.2 工作过程

(1)草案编制

2020 年 11 月,《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进入报批阶段,为保证排放标准落地实施,编制组开展电子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相关前期工作。《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 电子工业》(HJ 1031-2019)于 2019 年已发布实施,已针对电子工业的废水产排污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已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

2021 年 3 月至 9 月,依据前期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咨询专家、开展小范围行业调研等形式,起草并修改完善《电子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开题报告、标准草案、标准征求 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开题论证

2021 年 9 月 26 日,受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组织 召开了标准开题论证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全国频率控制和选择用压电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奥特斯(中国) 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家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编制组汇报了《电子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开题论证报告的编制过程与内容。会议通过了标准开题论证,并建议鉴于目前综合毒性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尚不成熟,该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暂不列入本标准;同时进一步充实完善国外及国际组织发布的相关可行技术的有关内容。编制组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标准内容,形成了《电子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3)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

2021 年 9 月 26 日,受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全国频率控制和选 择用压电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家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编制组汇报了《电子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过程与内容。会议通过了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并建议进一步补充、修改、调整、完善该技术指南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好地体现减污降碳和分类指导的作用,同时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编制组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标准内容,待公开征求意见。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2.1 实施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求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 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和设备,采用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电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生产过程会使用各种有机试剂及金属试剂, 外排废水中含有对人体、鱼类等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危害的重金属、氰化物等。

2015 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计划中提出要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完善标准体系;健全 重点行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

2019 年国家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批)》(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 2019 年第 28 号),共 10 项水污染物被列入名录。电子工业废水含有的镉及镉化合物、六价铬化合物、铅及铅化合物、砷及砷化合物列入其中。

2016 年至 2021 年,国家陆续出台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 年版)》《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排污许可相关文件,对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施企事业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做 出部署。到 2020 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基本建立法律体系完备、技术体系科学、管理体系高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对固定污染源 实施全过程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一证 式”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配套实施《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需要

2020 年 12 月 18 日,《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发布,并于 2021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针对电子工业 6 个子行业产生的水污染物提出了排放管控要求。因电子工业子行业众多,产品众多,工艺复杂,产生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多,因此,治理难度较大,且存在技术分散,企业难以选择的情况。废水中的污染物要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必须采取可行的污染治理技术。因此,为更好地实施该排放标准,本指南的编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标准将系统梳理分析电子工业采用的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为电子工业企业选择达标技术提供支持。

2.3 电子工业全过程污染治理的需要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电子工业属于 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该行业废水产生量较大,特征污染物为重金属、氰化物等,对人体、鱼 类的生态环境危害较大。过去该行业的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末端治理,缺乏全过程的污染防 治方法和技术指导,因此,本标准从全过程污染防治的角度,将针对电子工业,提供从源头 减排、过程减排、直至末端的治理达标等均适合的可行技术,为该行业的废水污染防治提供 支持。

3 标准制订原则、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编制原则

(1)政策相符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政 策性文件。所确定的污染防治可行技术需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电子工业行业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要求。

(2)综合防治原则

本标准考虑水污染物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污染防控措施既包括生产过程技术装备,也包 括末端处理技术。

(3)全面覆盖原则

本标准关注的指标覆盖《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确保达到相应 的排放标准要求。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坚持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结合环境效益分析、经济分析、技术分析,针对 不同原辅材料、生产工艺、产品、地域差异等确定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路线,使标 准具有较强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功能和可操作性。

3.2 编制方法

(1)文献调研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充分利用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汇 总与摘编。通过电子工业企业及电子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现场调研,掌握电子工业产排污 节点、污染物种类、污染防控技术、工程投资、设施运行、原辅材料消耗等信息,获取 手资料。

(2)监测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监测污染治理设施投资、运行经济指标,根据适用的监测方法对污染物 排放指标进行监测,通过采样分析等手段获取污染防控技术和治理技术的指标数据。

(3)专家咨询

针对电子工业目前污染防控和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子工业生产工艺技术和治理 技术发展趋势邀请专家咨询研讨。

更多技术指南编制说明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编制说明全文: